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故事,读者诸君都记忆深刻,诸葛亮也曾为此深深自责,并且很罕见地垂泪而叹:“吾虽有功于社稷,必损寿矣!”
前一段时间有人“复原”出了藤甲兵的装备,而且还在电视上展示,一般的刀剑砍上三两下还真没事儿。但是我们细看《三国演义》的描述,就会发现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颇有点《封神演义》的意思,如果阿基米德看了关于藤甲兵的描绘,肯定会摇头表示费解:这不科学!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看过《三国演义》原著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,按照书中描述,孟获及其盟友就是跟曹操和孙权打仗,也会轻松获胜,因为这帮人实在是太厉害了——他们能打得赵云魏延一败涂地,孟获手下的厉害程度,已经超出了科学范畴。
赵子龙号称常胜将军,但是在木鹿大王面前,显得有点不堪一击,他跟魏延联手出战,结果被打得狼狈而逃。
那木鹿大王腰挂两把宝刀,手执蒂钟,身骑白象,看着好像在某部动画片里出现过,结果被一顿板砖揍得晕头转向。
赵云只有青釭剑而没有板砖,他见了木鹿大王,也只能很吃惊地对魏延说:
“我等上阵一生,未尝见如此人物。”
那木鹿大王比后世骑白象的还厉害,这厮会呼风唤雨:
二人正沉吟之际,只见木鹿大王口中不知念甚咒语,手摇蒂钟。忽然狂风大作,飞砂走石,如同骤雨;一声画角响,虎豹豺狼,毒蛇猛兽,乘风而出,张牙舞爪,冲将过来。
赵云魏延一败涂地,一直被人追杀到三江界路,最后收敛一些败残兵马,满面羞愧地到诸葛亮中军大帐请罪。
木鹿大王厉害,诸葛孔明更厉害,他亲自出马,羽扇一摇,那风沙就倒转吹向木鹿大王,再推出画着巨型猛兽的喷火车,木鹿大王指挥的虎豹豺狼纷纷溃逃,诸葛亮轻松获胜。
很奇怪诸葛亮有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本事,但是在跟曹魏作战的时候从来不用,面对坚守不战的司马懿,他也无可奈何——他呼风唤雨或者招来雷火,把司马懿大营变成汪洋大海或轰成齑粉,岂不一了百了?诸葛亮事先知道刘备将兵败夷陵猇亭,还摆下了能困住陆逊的八卦阵,如果此阵真有神鬼莫测之能,刘备伐吴只需一千兵马就足够了,他们不用带刀枪剑戟,只需要到处捡石头摆阵就行了。
放下诸葛亮为何深藏不露不提,咱们还是来看看比木鹿大王还厉害的乌戈国国主兀突骨:
此人身长丈二(比吕布和巨无霸还高),不食五谷,以生蛇恶兽为饭,身有鳞甲,刀箭不能侵。
这个长相好像是外星人的兀骨突,按照地图分析,他肯定不是中国人,因为他的地盘在孟获南边七百里,而孟获的“南中”已经包括了云贵川,孟获再往南七百里,那到了什么地方了?
如果兀骨突是地球人,那肯定是他那个地方的另类,因为现在看来,南中往南七百里的地方,并没有高个子。
兀骨突之所以敢帮孟获打诸葛亮,依仗的是他那伙刀枪不入的藤甲兵,倒霉的魏延亲眼见证了藤甲兵的厉害:
蜀兵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,皆不能透,俱落于地;刀砍枪刺,亦不能入。蜀兵如何抵当,尽皆败走……只见蛮兵带甲渡水而去,内有困乏者,将甲脱下,放在水面,以身坐其上而渡。
诸葛亮知道这藤甲制造起来不易,但是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,藤甲兵头上戴的不是柳条安全帽,却更像凯夫拉头盔。
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:古代的兵器可能是杀伤力不足,对付藤甲可能有些困难,但是藤甲兵能坐着藤甲渡河,这就很不科学了。
上过中学的读者诸君肯定知道一个阿基米德定律:
放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,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重量。
人体密度跟水的密度基本相等,那么要想把一个人浮起来,那就至少需要人体那么大的“浮漂”,这还是在不计算藤甲自身密度重量的情况下。这也就是说,藤甲兵要想把藤甲当渡船,他们穿上藤甲,就会一个人变成两个大,这还咋打仗了?如果藤甲能渡人,那么大家也都可以坐着竹篮子漂洋过海了。
为了对付藤甲兵,诸葛亮应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,那东西看起来就像今天的地雷,而且是能跳起来杀人的反步兵雷:蛮兵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,皆死于谷中。
战后诸葛亮对赵云和魏延解释:
“这是五预先造下的火炮,名曰‘地雷’,一炮中藏九炮,三十步埋之,中用竹竿通节,以引药线;才一发动,山损石裂。蛮兵如此顽皮,非火攻安能取胜?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,是吾之大罪也!”
看来面对乌戈国的藤甲兵,诸葛亮不但动用了地雷,而且用的还是连环雷。他这一通连环雷炸死了所有的藤甲兵,看起来古代任何防御装备,在颇具现代色彩的火药武器面前,都是浮云。
生于公元前287年的阿基米德比生于公元181年的诸葛亮大了四百六十八岁,也不知道诸葛亮学没学过阿基米德定律。如果有人向阿基米德讲述七擒孟获中的“火烧盘蛇谷之战”,他肯定会大呼不科学,但不知读者诸君看了那些描述,会有怎样感想:刀枪不入的藤甲真的存在吗?如果藤甲那么管用,中原士兵为什么还要装备金属盔甲?
关键词: